原民局長羅美菁表示,為了彰顯《傳統素材+創意設計X美學傳承》的意涵,課程使用的材料均取材自部落山林,讓學員透過自然素材的運用,體會原住民族保護環境,與自然共好的精神和理念,沒有報名到課程的朋友也別氣餒,TaTaK原住民族文創聚落平臺於15日起開設『PALU’鞘時光 X 劉大衛綠色設計特展』,現場展示劉大衛以檳榔葉鞘做出藝術文創品,內容精彩豐富。
她說,劉大衛現為拿鞘Nature工作室負責人,從2016年創辦至今,曾多次獲獎並且被遴選為國家元首級贈禮名單之ㄧ,也獲得與紅點得獎設計師都新羽合作設計,不時能在飯店中、松菸誠品及各大展場看見拿鞘工作室出產的檳榔葉鞘藝術作品。
此次TaTaK邀請劉大衛教導民眾利用檳榔葉創造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擴展民眾知識與視野。鞘業,是包覆著檳榔樹上的葉子,一般民眾都會覺得,是一個毫無用處的自然產物,但劉大衛經過走訪部落,發現傳統原住民生活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所製作出的作品取之於不起眼的素材檳榔葉鞘,透過尋覓素材的特點,將每片從檳榔樹上自然掉落的葉鞘,經過再生與創新,呈現不同樣貌,創造友善土地及環境保護的價值。
參與課程王小姐說,以前覺得檳榔樹的葉子就像是沒有用的物品,但是上完今天的課程之後才發現,原來除了檳榔對原住民族這麼重要,而且檳榔樹的葉子還可以做出這麼多的藝術品,真的大開眼界。來自烏來的張先生感謝劉老師在課程上可以讓我們認識原住民的傳統,讓自己可以透過動手完成一件自己的藝術品,感到很新鮮。
圖說:劉大衛細心指導學員如何利用鞘葉進行創作,並利用簡單的手法讓學員可以完成屬於自己的藝術品。〈照片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圖說:TaTaK實作工坊課程中使用的檳榔葉鞘。〈照片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圖說:劉大衛從檳榔樹的生態開始,並帶入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到最後指導學員如何利用鞘葉進行創作。〈照片新北市原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