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宜蘭一名50歲陳姓婦人長期在超市從事補貨、搬運等勞動工作,近半年肩頸痛與手麻加劇,甚至痛到難以入睡。她原以為只是肌肉拉傷,先後至中醫、復健治療仍未改善。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所致。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黃安平醫師評估後,建議以微創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治療,術後症狀立即改善。

黃安平醫師指出,陳女的椎間盤突出位置已壓迫脊髓,若持續惡化恐出現四肢無力甚至失能,一旦外力傷及頸椎,更可能造成癱瘓。許多人擔心頸椎手術後需長期配戴頸圈,其實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可保留頸椎活動度,並減少傳統融合手術造成的鄰近節段加速退化風險。手術是將受損椎間盤移除,再置入可活動的人工椎間盤,有助加快恢復日常活動。

術後一週,陳女已能恢復日常生活,並開始思考轉換工作以減輕頸椎負擔。醫師提醒,長期低頭使用3C、搬重物、抽菸等習慣都會增加頸椎壓力。若肩頸長期痠痛或手麻超過兩週,建議及早就醫檢查。神經根壓迫可先採保守治療,如藥物、復健或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但若壓迫到脊髓,宜儘早評估手術,以降低癱瘓風險。每位患者狀況不同,仍須由專科醫師個別診斷。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