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在流感與新冠肺炎「共病共存」的時代,有一群人正站在重症風險的懸崖邊緣,那就是高齡長者與長照機構住民。資深醫藥記者許家源查證指出,由於年齡增長導致的身體機能衰退及潛在慢性病,這類族群的免疫力已是「風中殘燭」。一旦遭到流感與新冠病毒的雙重感染,不僅易引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嚴重併發症,其住院與死亡風險更遠超一般成人。這不只是個人健康問題,更提升至嚴肅的公共衛生層面。羅東博愛醫院副執行長盧進德醫師等專家齊聚宜蘭的研討會,核心就是為了建立群體免疫防線。特別是長照機構,因其人口密集特性,一旦爆發群聚感染,對傳染病防治法及醫療倫理都是重大挑戰。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句醫學概論的結論,背後是無數生命數據的支持。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醫師等專家在研討會中,再次強調疫苗的強大效益:它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即使發生突破性感染,也能有效減輕病程、降低重症與死亡的機率。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資料,本土新冠併發症與死亡個案中,竟有八成以上是未接種疫苗者。這冰冷的數字,凸顯了社會在風險溝通上的巨大缺口,也考驗著醫療與長照體系的醫療倫理。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理事長薛博仁醫師的出席,更彰顯了對長照機構法定責任的重視:確保高風險長者獲得保護,是機構的倫理與法律義務,不能讓長者暴露於「裸奔」的狀態。



面對刻不容緩的疫情挑戰,宜蘭縣衛生局徐迺維局長強調,宜蘭縣已全面配合疾管署政策,自 10 月 1 日起同步啟動流感與新冠疫苗接種計畫。縣府與羅東博愛醫院、醫師公會等單位通力合作,已完成醫院、診所、學校及長照機構的前置作業與教育訓練。這場由第一線醫師、學校護理師及長照機構工作人員參與的研討會,正是強化公共衛生執行力的關鍵一步。透過凝聚共識與互動對話,確保疫苗資訊的正確傳遞,減少猶豫與誤解。許家源呼籲,高齡長者、高風險族群、學童及醫療工作人員,應視接種疫苗為自身的健康義務。只有人人積極參與,才能攜手打造一道堅實的「健康長城」,有效抵禦冬季傳染病的威脅,真正實踐健康宜蘭的共同目標。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