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王志強/印尼綜合報導] — 文發(VinFast)印尼新廠建設進入關鍵階段,官方目標年底啟動試產。吉利汽車(Geely Auto)在西爪哇普哇加達(Purwakarta)的工廠鎖定本地市場,近期已在雅加達南區設立新經銷點。現代汽車(Hyundai)則計畫明年推出新款電動車。
三大車廠各有盤算
- 《Katadata OTO》報導,VinFast 印尼廠將試產視為今年最重要進度,先前披露的規劃年產能約 5 萬輛。廠方目前全力推進產線安裝、供應商協同作業,以及量產前的 PPAP 與功能驗證。
- 吉利的策略相對明確:《ANTARA》指出該廠目前主打內銷,同時加速通路擴張,顯示品牌已打通「產能到銷售」的完整鏈條,為下階段放量做好準備。
- 現代則透過持續推新車保持產品競爭力,確保工廠稼動率穩定。三家車廠的動作都指向同一目標——為 2026 年前後更高的在地化要求預做準備。
供應鏈面臨三大考驗
- 本地化壓力加劇:車體沖壓、內裝模組、電池包與電控系統等一二級供應商,必須提高在印尼的生產組裝比重,才能避免匯率波動與關稅政策侵蝕毛利。
- 驗證時程壓縮:隨著試產時間確定,供應商須提前完成 PPAP、可靠度測試與量產驗證。若採跨境供貨模式,需同步建立 VMI 倉與前置倉,支援準時化(JIT)配送體系。
- 成本與品質雙重壓力:吉利主打內銷代表產品定價必須符合印尼主流消費水準,供應商得透過更精簡的 BOM 與嚴格的 PPM 管控維持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電動巴士與零組件廠商(如 VKTR)也陸續進入量產與客戶測試階段,顯示在地供應鏈正搶攻整車廠擴張帶來的商機。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Q1: 台灣電動車關鍵模組與零件商,是否應以「小規模先行產線+技術服務中心」貼近試產節奏與 PPAP 驗證?
- Q2: 面對內銷導向與 TKDN 要求,台灣廠商如何調整設計與 BOM 成本,兼顧規格與價格帶?
- Q3: 隨品牌擴點、物流密度上升,台灣第三方物流與工控自動化能否以 VMI/倉儲自動化方案切入?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9021/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