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職場提案、家庭討論,還是與朋友安排旅行,如何「說服對方」常是決策能否順利的關鍵。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單純強調好處的「一面提示」,雖然看似能快速拉攏共識,但往往容易引起懷疑甚至抗拒。反之,若能誠實提出優缺點的「兩面提示」,不僅能消除防衛心,更能建立深厚的信任感。
「一面提示」指只強調計劃或產品的優勢,例如推銷時不斷說「超划算」、「很完美」。林佳瑾提醒,這樣反而可能讓人啟動防衛機制,懷疑是否「太好而不真實」。相對之下,「兩面提示」則是在說明優勢時,坦承潛在缺點,並附上解決方法。例如,提出專案計劃時先承認「初期資源投入較高」,再補充「已設計分階段方案降低風險」,這種誠懇做法能讓對方感覺周全而真實,進而提升接受度。
心理學研究顯示,並非所有情境都適合「兩面提示」。在低風險、目標明確、彼此信任度高的情境,一面提示更能迅速凝聚共識,例如主管告訴員工「達成業績就有獎金」。但若關係尚未穩固或風險較高,則應誠實揭露問題並提供對策,才能消除疑慮。林佳瑾強調,兩面提示背後的核心是「真實」與「信任」,透過策略性的誠實,能讓人覺得獲得完整資訊,而非被片面引導,這樣的透明度將有助於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新聞來源:ME 生活|ME 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