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竟是痘痘溫床 醫師揭5招有效擊退頭皮痘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你以為痘痘只會長在臉上嗎?其實「頭皮痘痘」在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下非常常見,卻因為位置隱密而常被忽視。皮膚科醫師周采青指出,頭皮痘痘不只影響外觀,還可能引起搔癢、疼痛、甚至掉髮和反覆感染。造成頭皮痘的四大關鍵因素包括:毛孔阻塞、油脂分泌過多、慢性發炎、與細菌感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ME 生活|ME 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

周醫師表示,頭皮痘痘的發生機制與臉部痘痘相似,但因頭皮清潔不如臉部頻繁,加上汗水、油脂堆積,一不留神就可能變成細菌溫床。她提醒,頭皮痘若未妥善處理,嚴重恐導致毛囊發炎甚至留下疤痕,建議民眾別輕忽頭皮問題,及早處理是關鍵。

外送員、中學生、夜貓族最容易中鏢!頭皮痘的高危族群要注意

根據門診觀察,以下五大族群為「頭皮痘痘」高風險對象,民眾不妨自我檢視是否中鏢:

  • 油性膚質族群:天生皮脂分泌旺盛者,毛孔易被油脂堵塞。

  • 青少年族群:荷爾蒙旺盛期,油脂分泌活躍。

  • 夜貓族與高壓族:長期熬夜、飲食失衡,容易誘發慢性發炎。

  • 外送員、騎士、建築工人等長時間戴安全帽者:頭皮長時間處於悶熱、潮濕的狀態,成為細菌溫床。

  • 免疫力較弱者: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皮膚自我防禦力下降,較易感染。

此外,許多人會誤將「毛囊炎」當成頭皮痘痘,但兩者治療方式不同。毛囊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伴隨紅腫熱痛與化膿,必須使用抗生素處理,而頭皮痘痘則以控油與抗發炎為主。若有疑似症狀,建議由醫師判斷並規劃治療。

針對頭皮痘痘的處理,周采青醫師強調「清潔、保養、作息、醫療」四管齊下:

  1. 適當清潔:依頭皮出油狀況調整洗髮頻率,油性頭皮建議選擇含水楊酸成份洗髮精。

  2. 避免化學刺激:減少染燙與使用含酒精成分的造型品。

  3. 調整生活習慣:避免高油高糖飲食、建立規律作息,幫助身體降低慢性發炎機會。

  4. 必要時就醫:痘痘反覆、伴隨脫髮或紅腫疼痛時,應尋求醫療協助,甚至可考慮控油雷射、高科技頭皮水療、噴射養髮治療等醫美方式輔助。

「頭皮健康其實是整體肌膚健康的一環,」周采青提醒,不應只關注臉部皮膚,忽略了頭皮這個『隱形戰場』。養好頭皮,就能遠離痘痘、掉髮困擾,從頭開始打造健康生活!

新聞來源:ME 生活|ME 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

author avatar
許 家源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