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長噴院長」談防曬噴霧的健康風險:一次有趣的意外衛教

臺中市長盧秀燕在烈日下使用防曬噴霧,幫立法院長韓國瑜噴了臉部和頭部
圖截自鏡電視

文/宋奉宜

前些日子,臺中市長盧秀燕在烈日下使用防曬噴霧,還親自幫立法院長韓國瑜噴了臉部和頭部。隨著醫美風潮盛行,防曬已是大眾共識,但「市長噴院長」的畫面除了趣味,也揭示了防曬噴霧正確使用的重要性,特別是避免潛在的肺部健康風險。

防曬噴霧的便利與…哀愁?

防曬噴霧因方便且補擦迅速,深受喜愛。但其便利性背後,有吸入微細奈米顆粒的隱憂。常見的防曬噴霧添加奈米級的二氧化鈦和氧化鋅作為紫外線屏障。雖然許多人擔心奈米粒子會穿透皮膚,歐洲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經說明,這些粒子在健康皮膚上難以穿透角質層,更不會進入血液循環。

噴霧型保養品…不應該只關注成分!

除了物理成分的奈米化風險,化學成分的奈米化與氣瓶的爆炸易燃同樣也是噴霧型保養品不可忽視的使用風險。以全人健康角度看待,無論是物理或化學奈米粒子都可能對肺部帶來潛在傷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二氧化鈦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相關動物研究也顯示長期大量吸入高濃度粒子,可能引發肺部發炎。因此,美國CDC與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呼籲,絕對不要直接朝臉噴灑,才能避免奈米粒子經口鼻進入,引起肺部發炎與過敏。

防曬噴霧的正確使用原則

皮膚專科醫師看到盧市長幫韓院長直接噴臉的新聞,感覺是正確衛教防曬噴霧的好機會:

  • 先將噴霧噴於手心,再均勻塗抹臉部及頸部,以避免微粒吸入。
  • 噴霧身體其他部位時,保持15至20公分距離,確保均勻的防曬塗抹。
  • 在通風良好處使用,防止自己與他人吸入懸浮微粒。
  • 儲存與使用時遠離火源與高溫區,以免高壓易燃氣體引起火災。

結語:知識比便利更重要
防曬固然是皮膚健美的首要任務,但肺部健康更是全人照護的重要環節。無論防曬還是彩妝產品,選購時優先建議乳液型貼身塗抹;如果使用噴霧劑型,一定要避免直接對臉部噴灑。掌握正確距離與使用方法,才是確保便利與健康的關鍵。
今年夏天,謝謝「市長噴院長」的趣味新聞,讓大家有機會學習到更聰明、更安全的,既方便又愉快的護膚小妙方。

作者簡介:
宋奉宜醫師
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任暨美容醫學中心創建醫師,現任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負責美容醫學教育與醫患倫理。臺北極緻皮膚科診所專注於敏感肌、脂漏性皮膚炎與酒糟、青春痘錯誤治療的糾正,患者約有30%自海外地區飛來台灣治療。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