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骨骼修補材料成熟,搶攻老化商機 健康 by 鄭 儷絲 2020-06-17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報NEWS新聞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在邁向高齡化社會中,臺灣2026年起,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將達二成以上,「老化」這名稱,目前已經成為各國所將面臨的新挑戰,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灣大約有350萬人深陷《 膝蓋關節疼痛之苦 》,每年超過2萬人以上必需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其中膝關節與髖關節重建所占的比率高達90.9%。 人工膝關節手術 在政府大力推動高階醫療產業下,臺灣已有逾40個國產骨骼修補材料通過了TFDA認證,未來如果能夠透過創新技術與專利佈局合作,將可望在骨骼填補材料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 全球骨科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412.3億美元,成長到2025年的51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3.2%。老化相關的『骨質疏鬆症』和『骨關節炎』病患增加,隨著創新的關節置換手術提升,2018年關節病患的重建產品市場也因此大幅成長。 人工膝關節手術 未來隨著高齡化年齡持續發展、關節醫療手術的需求增加、骨骼修補材料與技術快速發展下,都帶動著骨骼修補材料市場的成長與新產品推出,『自體植骨』被視為植骨的黃金標準,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骨骼修補材料,另一方面,由於微創手術技術的精進,以及患者對使用生物性骨材的意識提高,『脊椎』與『生物性骨材』至2025年市場規模,估計會將成長至25.1%與19.7%。 目前使用的骨骼修補材料,會出現取骨部位的感染與疼痛,導致恢復期延長以及自體骨量不足等問題,然而也造成其他骨骼修補材料的使用量逐漸增加,以彌補其醫療副作用。 兩相材料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 今日在政府推動高階醫療產業下,工研院研發出『兩相材料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如此一來,病患將不需要往返醫院進行兩次手術,可節省住院成本,並減低病患的傷痛感,成為患者的福音。 另一方面,國際上也在積極研發『3D列印骨材技術』,將能製造出更符合臨床上需求的植入物,不僅是減少患者的創傷與副作用,也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與後續照護的費用支出。 3D列印醫療骨材 在生醫產業發展下,骨骼修補材料已有了一定的規模與能量,許多國產產品通國際TFDA產品認證,以合成骨骼填補材料為例,未來只要透過創新技術、專利佈局與技術合作下,其必定能夠在國際骨骼填補材料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在全球骨科醫療器材市場中,共創佳績。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前一篇酷航加強防疫政策 確保旅客安心出行下一篇生醫創辦人林明睿秉持親身驗證才推廣之經營理念,大讚NK SUPER 精華液讓他展現亮麗光彩! 東吳大學首度啟動半導體學程!人才荒月缺3.4萬人 學生有望直通科技業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過去以法商與人文見長的東吳大學,正在進行一場安靜但深刻的轉型。2025年8月,該校理學院... 2025-08-21 富采跨足智慧機器人市場!攜凌華展出Micro LED顯示與非接觸感測技術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隨著全球自動化與AI技術發展加速,機器人市場進入新一輪擴張期。台灣顯示與感測領域的代表企... 2025-08-21 住一晚送晚餐還能逛老建築!七夕限定「戀人散策」專案甜爆台北車站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七夕,總讓人想起書簡中遙望的星河與錯身的擦肩。台北車站正對面的凱撒大飯店,今年以「大正浪... 2025-08-21 片皮鴨四吃+現場豆花秀!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宴席升級新體驗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坐落於淡水河畔的將捷金鬱金香酒店,遠離塵囂,卻不失生活質感。酒店宴會廳設計靈活,挑高空間...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