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詩意》 下班了,下雨了! 在雨中,一切都迷濛了! 藝文 by 編輯部 2025-08-15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文/袁青 「矇朧」在 Philip Barlow 的作品中,其實可以歸類為一種延伸自「印象派」的當代光影主義(Contemporary Light Impressionism)。 運用淺景深、散(bokeh)效果與顏色的漸層,讓景物脫離具象細節,形成光暈與色塊迷濛的詩意感,反而蘊含著強烈的情緒共鳴。 特別強調光的形態與顏色溫度,某種程度上,抽離細節、更專注在[矇朧]的畫面既有日常感又帶著夢境感。 「看不清卻熟悉」是不是讓你彷彿在雨中凝望著那段往日時光與漸行漸遠的經歷⋯⋯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編輯部 See Full Bio FacebookLINETelegramWhatsAppTwitter 富豪人生袁青時尚學 藝境人生 前一篇ICE指數成為KGI SITE發行的臺灣首只多資產ETF的基準下一篇人體字母 2025原民會成果展 滿額抽好禮草悟道登場 報新聞/記者楊清瑜/台中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1月22日在臺中草悟道舉辦「助力就業 溫暖福利」114年公益彩券回饋金... 2025-11-20 「日本名水百選」菊池溪谷楓紅炸裂!熊本 5 大賞楓勝地必訪半日遊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深秋的阿蘇外輪山北麓,被染成一片金紅。位於熊本縣菊池市的「菊池溪谷」,因入選 「日本名水... 2025-11-20 震災+颱風雙壓力淹沒照顧家庭!門諾「米86喘息之旅」助照顧者重啟身心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11 月是「家庭照顧者月」,全台約 130 萬名家庭照顧者平均每日投入逾 13 小時照顧... 2025-11-20 十萬AI人才的戰略迷思? 台灣轉型AI島國三大挑戰 (報新聞/鄒志中 特稿) 經濟部日前公布「AI人才培育已突破10萬人次」的亮眼成績,並透過「訓、考、用」三...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