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詩意》 下班了,下雨了! 在雨中,一切都迷濛了!

文/袁青

「矇朧」在 Philip Barlow 的作品中,其實可以歸類為一種延伸自「印象派」的當代光影主義(Contemporary Light Impressionism)。


運用淺景深、散(bokeh)效果與顏色的漸層,讓景物脫離具象細節,形成光暈與色塊迷濛的詩意感,反而蘊含著強烈的情緒共鳴。


特別強調光的形態與顏色溫度,某種程度上,抽離細節、更專注在[矇朧]的畫面既有日常感又帶著夢境感。
「看不清卻熟悉」是不是讓你彷彿在雨中凝望著那段往日時光與漸行漸遠的經歷⋯⋯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