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自動化展 TAIROS 再揭新創實力

機器人與自動化展 TAIROS 再揭新創實力 | 索引新聞 INDEX News

索引新聞| 王志強
2025 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於 8 月 14 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吸引超過 300 家廠商參展,當中台灣本土新創展現令人驚豔的自動化技術與 AI 應用實力,顯示台灣在智慧製造轉型過程中,創新能量逐步成型,並有機會躋身亞洲機器人創新樞紐。


新創團隊搶佔製造自動化應用場域

本屆展會焦點之一,是多家台灣新創針對工業場域開發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智能機械手臂與視覺辨識系統。
其中,T-Robo 發表一款搭載 3D 感測與 AI 邊緣運算模組的智慧檢測臂,具備即時瑕疵辨識功能,已於中部多家 PCB 工廠實際部署。

另一家專注於物流自動化的新創 FlowMatic,則展示其 AMR 聯網調度平台,可同時協調數十台移動機器人並動態調整路徑,降低倉儲人力需求 40%,吸引日系通路商關注。


新創導入異業合作策略,加速技術落地

許多新創也採取與傳統製造業「異業共創」的合作模式,如 AI 控制軟體新創 NeuroBotix 與台灣老牌工具機廠協作,成功導入 AI 動態參數優化系統,使數控機台加工效率提升 25%,顯示技術導入現場製造流程的可行性。

展覽期間,多家新創與製造大廠簽署 MOU,包含東元電機、上銀科技與亞德客等,期望透過技術整合加速「智慧工廠」轉型進程。


教育與應用聯動:技術落地非紙上談兵

在政府科技專案支持下,多所技職院校與新創團隊攜手參展,展示學界研發成果的商業化潛力。
例如,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與新創 OmniAI Robotics 合作開發的智慧組裝模組平台,吸引多家中小企業洽詢。

這類產學合作不僅有助於人才培育,也推動新創產品直接對接實際應用場景,避免創新脫離市場需求。


國際買家回流,台灣自動化產業增曝光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展覽外商參觀比例較去年提升 42%,顯示國際市場對台灣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重燃興趣。美國、德國、越南與印度買家為主力群體,並有多項採購與技術合作洽談已達成初步共識。

工研院指出,台灣若能持續鞏固新創技術實力,未來五年內將具備輸出整套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能力,並有望在東協市場占有更高比重。


產業升級背後的新創推力

TAIROS 的觀察結果再度證實,台灣在智慧製造與機器人領域的轉型動力,不再單靠傳統大廠,而是由底層技術與應用導向的新創注入關鍵推力。這些新創以靈活、快速整合 AI 與硬體的能力,在製造、物流與倉儲等領域持續擴張應用版圖。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