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詩〉一響秒落淚!金曲甜美女神吳申梅追星江蕙 《我家的事》太催淚,黑匡雙語雜誌創辦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記者陳昱成/綜合報導】「金曲甜美女神」吳申梅(Gigi)昨(12日)特地陪媽媽「瑪莉姐」一起朝聖天后江蕙《無 有》世界巡迴演唱會,還笑說為了這天「特別沐浴淨身」,因為睽違十年,終於再等到二姐開唱!

能與媽媽一同看二姐,相隔十年再度登台,對梅子來說意義非凡。當〈斷腸詩〉旋律響起,她瞬間紅了眼眶:「熟悉的歌聲讓我回到童年!」更直呼這次舞台融合布袋戲、舞蹈、戲劇,整場演出「耳目一新」。

IMG 1885
金曲甜美女神吳申梅追星江蕙!沐浴淨身迎偶像回歸。(圖/喜上梅梢娛樂提供)

雖然沒搶到特區第一排,吳申梅笑說坐2樓視野依舊極佳,可以盡收燈光與舞台變化,「已經非常滿足!」更巧遇鄰座粉絲,現場氣氛超溫馨。安可曲〈甲你攬牢牢〉清唱結束,全場依依不捨。

出道時與江蕙同門的吳申梅,曾憑《思念無罪》專輯入圍金曲獎雙項,一舉成名。她讚二姐唱功與風範都是後輩終生典範。私下是「演唱會觀摩富翁」的她,從張學友、劉德華到五月天、A-Lin場場不缺席,連台北大巨蛋的每場演出都到場朝聖。上週才剛看完濱崎步,這回又被江蕙深深感動,直呼:「心靈生活超級富足!」

%E5%90%B3%E7%94%B3%E6%A2%85%E8%BF%BD%E4%BA%8C%E5%A7%90%E8%88%87%E9%84%B0%E5%BA%A7%E7%B2%89%E7%B5%B2%E7%B5%90%E7%82%BA%E6%9C%8B%E5%8F%8B
吳申梅追二姐與鄰座粉絲結為朋友。(圖/喜上梅梢娛樂提供)

入圍多項影展、榮獲紐約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的電影《我家的事》,今(13)日釋出正式預告,細膩描繪一家人愛與秘密交織的故事,笑中帶淚。

%E8%97%8D%E8%91%A6%E8%8F%AF%E5%9C%A8%E7%89%87%E4%B8%AD%E7%A9%8D%E6%A5%B5%E6%B1%82%E5%AD%90%EF%BC%8C%E4%B8%BB%E5%8B%95%E8%84%AB%E4%B8%8A%E8%A1%A3%E8%B7%9F%E8%80%81%E5%A9%86%E9%AB%98%E4%BC%8A%E7%8E%B2%E8%A8%8E%E8%A6%81%E3%80%8C%E5%81%9A%E5%8A%9F%E8%AA%B2%E3%80%8D%E3%80%82 %EF%BC%8F %E7%89%BD%E7%8C%B4%E5%AD%90 %E6%8F%90%E4%BE%9B
藍葦華在片中積極求子,主動脫上衣跟老婆高伊玲討要「做功課」。 (圖/ 牽猴子 提供)

「最強夫妻檔」高伊玲與藍葦華默契詮釋日常鬥嘴,卻在戲中經歷求子波折。高伊玲拍攝「疑似流產」的手術台戲時,回想自身經歷,情緒瞬間崩潰,躺著哭了半小時;藍葦華則為「做功課」急脫褲子,不慎踩空滑倒,笑翻現場。兩人拍廚房吵架戲更吃足苦頭,要在節奏與情緒間反覆拉扯,真實又動人。

除了夫妻,片中曾敬驊與黃珮琪的姐弟互動,也讓觀眾看見最真實的相愛相殺。這部被譽為「今年必看國片」的作品,不只笑淚齊飛,更透過細膩表演傳遞出家人之間無法割捨的深情。

%E9%AB%98%E4%BC%8A%E7%8E%B2%E5%B0%87%E8%A7%92%E8%89%B2%E6%B1%82%E5%AD%90%E5%A4%B1%E6%95%97%E7%9A%84%E6%83%85%E5%A2%83%E5%92%8C%E8%87%AA%E8%BA%AB%E7%B6%93%E6%AD%B7%E9%80%A3%E7%B5%90%EF%BC%8C%E6%8B%8D%E6%94%9D%E7%B5%90%E6%9D%9F%E5%BE%8C%E6%83%85%E7%B7%92%E6%BD%B0%E5%A0%A4%E3%80%82%EF%BC%8F %E7%89%BD%E7%8C%B4%E5%AD%90 %E6%8F%90%E4%BE%9B
高伊玲將角色求子失敗的情境和自身經歷連結,拍攝結束後情緒潰堤。(圖/ 牽猴子 提供)

黑匡雙語雜誌創辦人黃鼎翰/Bruno看完電影後感嘆:「看完整部《我家的事》才明白,為什麼預告中那看似平凡的一家四口,要一直強調『需要很拼命,才能成為一家人』。的確,單純想要一家人『幸福、快樂、健康、美滿』,還真不容易。」他認為,導演潘客印從姐姐、媽媽、弟弟、爸爸等不同視角,細膩捕捉了為了成為一家人所付出的努力與掙扎,「定義『一家人』的,不是血液與基因,而是想用心一起過日子的努力與付出。」

《我家的事》是一封寫給所有家庭的情書,笑過、哭過,觀眾將在電影裡看見自己,也更珍惜身邊的家人,更多內容請上黑匡雙語雜誌

原始新聞來源 〈斷腸詩〉一響秒落淚!金曲甜美女神吳申梅追星江蕙 《我家的事》太催淚,黑匡雙語雜誌創辦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臺灣郵報.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