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越南] — 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一直被譽為「越南的飯碗」。但現在,這個飯碗裡裝的,開始有了濃濃的「科技味」。越來越多的越南農業科技新創公司,正將 AI 技術帶到田間地頭,從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到用感測器監控土壤濕度,AI 正在為這個國家的傳統命脈產業,帶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綠色革命。
無人機升空,跟病蟲害說掰掰
想像一下,過去需要數十個農民辛苦好幾天才能完成的農藥噴灑工作,現在一架搭載 AI 視覺辨識系統的無人機,幾小時就能搞定。它能自動識別出哪些作物生了病,然後進行「精準打擊」,只對需要的地方噴藥。這不僅效率超高,還能減少高達 30% 的農藥用量,對環境和食品安全都是一大福音。
數據當農民的「新眼睛」
「看天吃飯」是農民的宿命,但 AI 正在改變這一切。透過在田裡部署的各種感測器,土壤的酸鹼度、濕度、養分含量等數據,都能即時傳到農民的手機 App 上。AI 會根據這些數據,告訴農民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該施肥,甚至能預測未來一週的產量。這種「智慧農業」模式,讓種田從一門經驗活,變成了一門科學活。
從傳統到現代,挑戰與機會並存
當然,要讓所有農民都接受這套新玩法並不容易。設備成本、學習門檻、網路覆蓋都是挑戰。但越南政府和新創企業正在努力。他們提供租賃服務來降低農民的初期投入,並開發操作極簡的 App。對越南來說,將 AI 導入農業,不僅是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更是為了讓農業變得更永續、更有競爭力,確保這個「飯碗」在未來能端得更穩、更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