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共同抗旱  北水處仍應未雨綢繆  保障臺北市民用水安全

【記者方笙楠臺北報導】全國旱象依舊,據北水處估計,翡翠水庫目前還能持續支援外縣市3-4個月用水量。臺北市議員林國成今天在市議會質詢指出,只要水量充足,臺北市在全國旱象嚴重時,市民都願意支援其他縣市用水,但也會疑慮,如果短期旱象未能緩解,翡翠水庫的應變機制為何?也詢問市府目前規劃的節水措施為何?

林國成憂心表示,大家都覺得臺北市民很幸福,有翡翠水庫,所以不會缺水,但他提出數據指出,事實上這幾個月翡翠水庫的水位一樣呈現穩定下降趨勢,今天已經跌破七成水位。但市民朋友們都沒有體會到水情的緊張,呼籲市政府要加強宣導並將規劃的抗旱措施預先告知民眾。尤其近日疫情又較為緊張,疫情期間缺水勢必讓防疫更加困難,林國成建議市政府相關配套都要預先規劃妥當!

林國成也舉國內多個水庫缺水,其實多年淤積是根源之一的例子,關心翡翠水庫的清淤問題。翡翠水庫目前的淤積量是6.68%,平均每年淤積為千分之一,雖然北水處認為是很健康的水庫,但是在未來極端氣候勢必更頻繁出現的情況下,翡翠水庫仍然應該規劃清淤,未雨綢繆。

近來水費也成為政治攻防的焦點,有立委認為全國民生水費要跟北市水費看齊,要求經濟部檢討。林國成指出之前很多人抱怨市府調漲水費的政策,但在缺水的時候更可以看出一個政策的優劣之分。因為水費調帳,確實起到以價制量的效果,大用戶用水量從7654萬噸降到6893萬噸,減少將近一成。因為水價合理調整,臺北市更有經費投入管線修漏汰換、 設備整備擴充 以及水源保育節約用水的工作。

去年,臺北日用水量降為181萬噸,和2005年的230萬噸相比,整整少了49萬噸,水價調整、防漏、節水各種工作做好做滿,一年省下半座翡翠水庫。林國成認為這樣的經驗也希望其他各縣市可以參考,希望臺灣早日度過缺水危機,而不是借題發揮,又在做政治算計。

圖說:臺北市議員林國成。

author avatar
民眾網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