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價值『碳』沉重 文化與環境的平衡誰把關

報新聞/記者楊清瑜/雲林報導


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指導的Let’s Talk青年好政系列活動,一直以來致力於培養青年的審議能力,並希望青年把對議題的省思轉換為參與政策的動能。今年度的Let’s Talk青年好政系列活動已經起跑,其中於本月13日(日),在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文化大樓所舉辦,由青年團隊《神明與碳的距離》所發起,以「民俗文化永續與環境永續衝突中兼容並蓄的機會」為主題的論壇最受矚目。論壇結論共識提到,淨零碳排與環境永續是全球性的趨勢,但在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中,金香炮燭等禮儀用品也是民俗文化資產的重要組成之一,然而面對政府因應淨零碳排與環境永續等議題,政府不思如何提供輔導轉型的機制與配套,僅一昧的透過行政命令打壓與迫害,儼然成為打壓產業的利器。本場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雲林縣政府、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北港朝天宮、北港武德宮、中華民國禮儀用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禮儀用品職業工會全國總工會、臺南市禮儀用品職業工會及關注此議題的青年朋友們與會進行討論,也呼籲政府應接納多方觀點,不要學者治國。

論壇提出全臺甚至是全球第一例由民眾所發起的「自願性碳抵銷於民俗文化活動實證個案」,強尼創意行銷企業社於2023年4月8日至北港武德宮謁祖進香,考慮到人員車輛以及金香炮等所產生的碳排,向聯合國UNFCCC(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平台購買認證碳權做自願性碳抵銷,並取得ISO14064-1主導稽核員確核簽驗來完成本次自願性碳抵銷流程,再由《神明與碳的距離》青年團隊主持人賴建宏進行介紹說明該次碳權測算與購買方式,獲得與會來賓一致好評。

論壇調查報告中多位訪談者提到:民俗文化存在本無罪,只是被特定團體過度汙名化,文化基本法/憲法保障是否可以作為保護傘?無形文化資產、特色民俗祭典,被世界所接受尊重是否是重要的『臺灣價值』如何存續?從禮儀與文化的發展,產生出各式產業,再受到社會變遷及法規改變後,產生了具有特定意識的立場問題,該如何讓這具有台灣代表性的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為何在特定領域民俗用品,主管機關及對應管制異常模糊?


禮儀及民俗文化用品產業代表提到,他們完全能夠理解禮儀用品隨著時代與社會型態轉變將會走向夕陽產業,然而最無法接受的就是政府並未提供足夠的時間以及轉型輔導機制,而是透過行政命令方式,直接要求減香、滅香、減少金紙等行為,並透過減少的數據做為改善績效。對於禮儀用品產業而言,政府收了稅金,並且有合法的營業登記證,但政府只是強迫打壓,而沒有提供產業明確且可遵循的標準。


產業人士提到,禮儀用品的環境友善相關指標標準在哪裡?如何使用ISO14067-3的產業的製程標準,去對產品的碳足跡進行調查?並建議環保署不該再用環保金爐的爐數當作減香目標,環保署的全國數據沒有辦法知道禮儀用品產業的受影響程度,應該要通過具體數字來量化產業受害的程度。甚至以竹南頭份地區為例,於民國六零年代共有金香製造大小廠商共三百餘間,時至今日在政府的迫害打壓下,僅剩不到三十間,導致禮儀用品產業向了夕陽末路。


政府的角色是文化的推手還是產業的殺手?論壇與會來賓希望可以傳遞到政府部門,盼政府好好思考與廣納第一線的多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