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抗生素週」抗藥性十年增加三成 疾管署將加強監測 加強正確使用抗生素

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以每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為「世界抗生素週」(World AMR Awareness Week)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為全球公共衛生重要議題,以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召集食藥署及農業部跨部會共同研擬五年期國家計畫,預計113年(2025)起針對醫療用、動物用及抗生素相關產品,從更多角度做合理使用及管理。(攝影/蔡昀臻拍攝)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召集食藥署及農業部跨部會共同研擬五年期國家計畫,預計113年(2025)起針對醫療用、動物用及抗生素相關產品,從更多角度做合理使用及管理。(攝影/蔡昀臻拍攝)

本次(23)記者會邀集健保署、疾管署、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與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於記者會分享抗藥性細菌對於整體環境、治療所帶來的影響。我國抗藥性細菌十年增3成,救人抗生素將失去效用?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調查,發現近7成民眾自認了解抗生素,至少3成民眾曾不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為近代醫學重要發明,然而近年抗藥性細菌持續增長,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重大威脅;研究顯示,感染抗藥性細菌,不只造成患者延長4成治療花費與住院時間,更將提升逾6成致死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週是世界關切的抗生素週(Awareness Week),從北到南都會宣導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及如何注意抗生素使用之風險。台灣醫療很先進,感染科醫師也都很專業,只是抗生素細菌抗藥性在疫情期間有上昇趨勢,但同樣的好消息是,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略減,革蘭氏陰性菌及腸球菌幾種都有呈現上昇之態,醫生在用藥時會縮減,多重抗藥性、廣泛抗藥性用藥時會變成只能使用一至二種,沒有足夠性抗生素去使用,只能合併好幾種加乘抗生素,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羅一鈞副署長進一步說明,從疾管署機關監測角度來看,必需要有抗生素減緩抗藥性的趨勢作為,動物用的使用抗生素都各盡本份,動物使用之分別有指引及規範事項,在醫院端也都有使用準則,醫院內部管理二線以後抗生素,需經感染科醫師開立;目前也召集食藥署及農業部跨部會共同研擬五年期國家計畫,預計113年(2025)起針對醫療用、動物用及抗生素相關產品,從更多角度做合理使用及管理。

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抗生素在健保署有必要的角色,根據十多年來的史料,一線二線抗生素使用上較鬆綁時,被大量使用後開始監測,但不一定被報出資訊,三線以後較嚴重,需仰賴專家判斷。以前1999年是曾在外銷時驗出海洋弧菌,抗生素在漁業養殖上即被大量使用之,檢驗時驗不出正確資訊,以至無法周全。李副署長接著說,抗藥性細菌增長不僅造成臨床治療困難,每年更造成健保需額外支出,影響醫療品質;目前已訂定相關監測指標,定期回饋給醫療院所,希望這些指標能發揮用途,和醫界一起努力降低抗藥性問題,讓病人有好的藥物可以改善加強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