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三度與新加坡蟬聯好公益指數【做得很好】榜首

台灣第三度與新加坡蟬聯好公益指數做得很好榜首
圖: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每兩年公布一次的亞洲公益指數2022報告(Doing Good Index 2022 report)結果出爐,台灣與新加坡蟬聯最慈善國家,在亞洲調查中的經濟體屬於「做得很好」(Doing Well)的領先群。
2022年好公益指數,評估監管機制、稅務和財務政策、生態系統及採購程序四大分類指數的表現,審視亞洲的社會投資格局。2022年好公益指數在17個亞洲經濟體系中調查了2,239間社會發展組織,訪問126位專家。經濟體系包括:孟加拉、柬埔寨、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台灣、泰國及越南。

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主席陳啟宗先生表示:「三分之二被迫陷入貧窮線的人士居於南亞、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意味這些經濟體系急需慈善團體的支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催促個人、企業及政府迅速作出回應,合力展示『亞洲為亞洲』慈善業務如何帶領亞洲地區復甦。與此同時,我們需要付出更多,以保護及支援社會上的弱勢社群。」

亞洲整體情況

亞洲地區為實現2030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每年將需花費1.5萬億美元;若該地區不立即採取行動,將無法實現任何永續發展目標
私營資本在彌合資金差距方面有關鍵作用,亞洲地區佔全球首富的26%,若亞洲能跟隨美國的行善比率,預料每年可釋放達7,010億美元,相當於流向亞洲的外國援助淨額的14 倍,大約是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預測成本的28%

台灣自2018年起連續三屆與新加坡蟬聯榜首

監管機制

  • 台灣因效率高、問責機制強及社會發展組織在政治制定的參與度高,其監管機制高居首位
  • 九成一的社會發展組織高度執行相關法律、增強公眾對公益組織的信任度及維持一個可靠且透明度高的問責體系
  • 與亞洲一成一的平均水平相比,一成四的台灣社會發展組織相信法律易於理解
  • 台灣的社會發展組織經常參與跟公共界別相關的政策諮詢,屬比例最高的經濟體系之一

稅務和財務政策

  • 台灣是僅有以遺贈形式提供死後捐贈獎勵的四大經濟體系之一
  • 台灣為個人及企業捐贈者提供百分之百的退稅率,但仍將個人及企業的符合收入分別限制至兩成及一成
  • 有六成八的社會發展組織獲得政府資助,相比2020年的四成九高

生態系統

  • 四成四的受訪社會發展組織認為難以招聘及挽留員工
  • 台灣對公益組織有很高的本地捐贈: 九成四的社會發展組織獲得來自當地的資源,佔社會發展組織資金來源的五成三。與2020年相比,本地資金增長百分之二,政府資金增長百分之四
  • 台灣是唯一一個大多數社會發展組織認為其經濟中的個人捐贈不低的經濟體系

採購程序

  • 超過三分一(三成六)的社會發展組織擁有政府合約,自2020年有百分之三的增長
  • 台灣為社會發展組織提供額外獎勵,以助申請政府項目,屬四大經濟體系之一

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夏露萍博士(Dr. Ruth A. Shapiro)表示:「公益組織能在當前的疫情危機中表現出韌性,實為社會的希望之光,惟公益組織的募捐情況仍然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年,亞洲的外國資金逐漸減少,尤其是數十年來一直倚重國外支援的中低收入經濟體系。對亞洲經濟體系而言,制定清晰明確的政策以釋放國內資金、實現包容性及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

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夏露萍博士(Dr. Ruth A. Shapiro)
圖取自 Centre for Asian Philanthropy and Society的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