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名家吳永輝攜來最新銀彩與冰煙茶器作品

攝影/吳德亮

文/攝影:吳德亮

當有陣子兩岸都在瘋柴燒、瘋黃金彩的那些年,新北市鶯歌燒窯世家的第三代吳堅材,即以不加任何釉料而燒造有如白銀般的銀彩柴燒而聞名,並在我策辦的《2017台灣新文人壺名家大展》中大獲好評,儘管英年早逝,第四代吳永輝傳承乃父技藝且更上層樓。記得上次見面已是多年前的深圳茶博會,他的柴燒注重火痕在茶器表面的色彩變化,往往在樸拙的質感上,以漸層方式流曳自然多變的風韻,運用層層窯汗成就的迷人彩衣,宛如彩霞般的繽紛火雲低空掠過堅緻如金的壺身,令人感受璀璨錯落的烈火熱情,讓我印象深刻。

攝影/吳德亮

多年不見,吳永輝致力銀彩柴燒的研究,在配土、技法、控溫與排窯位置不斷改進,並倚賴5%的運氣,終於在不添加任何白金釉的努力下,燒出了白銀般貴氣的銀彩茶器,不時還加上藍銀或紫金的變化。即便歷經無數次的「失敗為成功之母」,至今良率依然不到一成,其艱辛可以想見。

攝影/吳德亮

日前他偕同新婚不久的愛妻攜來最新作品,包括一只金銀彩細微顆粒閃爍的的冰煙壺、披上金色光芒的銀彩+雲彩壺,以及三款不同質變燒造的金銀彩杯,燈光下但見藍光在銀白與火痕交錯的表面,輝映周遭所有的色彩,以密集的光暈詮釋白雲蒼狗的意象。尤其加上星光點點般的礦石顆粒,霧光的壺身與刨光的口緣與壺蓋相互較勁,為奔放與內斂之間劃下完美句點。特別的是他燒出的白銀光澤,不僅溫暖具親和力,有時也會在提把或壺嘴意外呈現金彩的質感,或在朦朧之間落下藍光火痕的薄霧;隨性彈指輕敲,呈現的音域也十分悠揚清細。他說當大家都在造型或釉色下功夫,他卻獨鐘「一土、二火、三窯技」的鑽研,線條俐落且肌里分明,細細綿綿的砂粒彷彿鍛造銀壺的錘痕筆觸,構成的時尚紋絡尤其大器,讓我大感驚艷。
攝影/吳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