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戰爭恐致停滯型通膨 張其祿:台灣痛苦指數將創10年新高

記者邱璽臣攝

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疫情急遽升溫,台灣單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案例數今(28)日恐將突破1萬。國內消費及經濟活動再度趨緩,加上俄烏戰爭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台灣通膨率達1.98%創13年來新高。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疫情及戰爭恐導致停滯型通膨,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加總就稱為痛苦指數,而台灣痛苦指數可能創10年新高。

針對疫情、戰爭可能導致停滯型通膨的隱憂,張其祿質疑政府是否還在被溫水煮青蛙,根本覺得好像沒事?他提醒,政府須及早謹慎因應,經濟發展及薪資上漲成果可能直接被民生物價上漲給吃掉,國民消費行為更為謹慎保守,消費市場緊縮造成國民基本民生消費的第一線商圈、夜市、百貨等再度受衝擊,令人擔心台灣的經濟復甦是否再遇瓶頸?

記者邱璽臣攝

為此,張其祿今日上午偕同民眾黨地方市議員參選人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要及早謹慎因應疫情、戰爭、物價上漲導致可能的停滯型通膨問題。張其祿表示,先前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確實面臨到輸入性通膨壓力;輸入型通貨膨是指由於國外商品或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引起國內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如原物料價格上揚導致各行業的製造或營運成本上揚,為反映成本,只好將成品或服務價格調升;輸入型通膨屬於成本推動型通膨的一種。因此,輸入型通膨若進一步惡化,生產整體成本上升,但消費需求下降,有進一步導致停滯型通膨,經濟成長停滯不動,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持續上揚的隱憂。

他強調,雖然今年有加薪,薪資成長卻被通膨所吃掉。從受薪階級角度看,今年年初才剛加薪,經濟發展及薪資上漲成果直接被民生物價上漲、通膨吃掉。國民消費行為更為謹慎保守,消費市場緊縮造成商圈、夜市、百貨等再度受挫。目前各大商圈都能看到大量店面出租、夜市人潮縮減,店家及攤販叫苦連天,從第一線的觀察可知,台灣的經濟復甦及發展正面臨衝擊。從國際局勢連動來看,近期有學者警示,俄烏戰爭持續加劇疫後復甦走緩,經濟成長放緩和高通膨可能構成停滯性通膨重創全球經濟。

記者邱璽臣攝

民眾黨台北市中正、萬華區議員參選人吳怡萱表示,因為疫情升溫,許多店家生意再度收到影響。也有夜市因為居隔問題,4四成攤商無法做生意;有業者就反應,最近有去年5月到7月的既視感,怕人潮消散、生意無法做。但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不好過,就連網紅店家也得面臨倒閉,黃金店面招租將近半年還是租不出去,在艱困的時刻,政府要多傾聽地方民意,攜手度過難關。

記者邱璽臣攝

民眾黨台北市士林、北投區議員參選人陳思宇指出,原物料上漲,營業成本上升,小吃店就站在疫情來襲又物價上漲的海嘯第一線,漲了客人不買,但不漲根本營業不下去。陳思宇也發現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沙拉油價錢便持續飆升,根據主計處的統計3月中的調查,國內沙拉油價錢從2020下半年便一路開始飆升,今年國內每桶18公升的沙拉油中盤商報價,從每桶655元漲至每桶905元,漲了72%。正式突破900元大關,更是2016年以來的新高。桶裝沙拉油對小攤商的影響尤其大,有鹹酥雞攤商就說。平均一天就要用掉兩桶18公升沙拉油,一個月最多用掉60桶,而平均每桶上漲30元,每個月的成本就硬生生增加了1800元:「疫情加上原物料大漲,真的不知道生意要怎麼做下去。」

民眾黨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區議員參選人張凱鈞表示,根據最新主計處數據,CPI加計失業率的痛苦指數,今年有機會突破6%,來到近10年最高的一次,讓大多民眾「心驚驚」。統計顯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品項平均漲幅超過6%,持續倍增於整體CPI漲幅,所以民眾對最近國內物價漲幅很深刻:「物價上去回不來、薪水趕不上漲幅、通膨影響消費力停滯、消費市場萎縮。」

記者邱璽臣攝

最後,張其祿總結,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普惠式大灑幣、擴大印鈔,可能加深停滯型通膨,推動物價持續上漲加劇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勞務和物品減少,進而使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體經濟將呈現衰退的趨勢;同時高通膨率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所得下降。但是抵禦這一連串的隱憂仍須靠政府進行調控,包含透過有效的升息、公共投資及公私協力等方式改善經濟,政府有責任及早進行危機處理。

照片來源:記者邱璽臣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