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台灣兒童教育的新價值觀

作者:蔡永澤

近年來,台灣社會面臨經濟轉型的重大挑戰,在疫情後,產業結構調整及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影響下,失業率逐年攀升,職場壓力持續瀰漫,女性大量進入職場,雙薪家庭從業人員日漸增多,對現今的父母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面向就是工作與家庭,但要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雙重角色是有所困難的,學者Bruck,Allan & Spector在2002年研究發現:個人投入工作的時間越多,工作與家庭照顧的衝突就越大,也就是工作與家庭要兼顧是很困難的,而兼顧工作與家庭照顧也會嚴重影響正常的家庭功能。學者許碧芬、周清霈、吳偉立在2001認為:在現實經濟因素下,家庭教育逐漸被忽略。上述研究可知,社會變遷後,家庭教育已逐漸式微,以下將對隔代教養問題繼續討論。

雙薪家庭面臨的困境是夫妻兩人必須同時投入工作,無法兼顧子女及家人的照護與養育,父母大多將小孩交給祖父母養育成為另一種隔代教養的教育模式。學者Dannison, Smith, &Tammy 在1998年提出:隔代教養是社會變遷下的現象,當父母親無法親自照顧子女時委託祖父母幫忙照料的一種教育模式。不只台灣,美國近十幾年來也出現孩童交給祖父母比例將近40%,這是因為大家認為隔代教養家因為祖父母不像父母可以花較多的時間傾聽去關懷自己子女,所以隔代教養的兒童較難感受到祖父母真正關愛和用心。兒童在隔代教養的家庭中,較難與祖父母建立較良好的關係,並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學校中的不適應,進而對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有所影響。但相關研究可知,隔代教養的兒童的學科學習與適應力相對於一般家庭是較低落的,這是我認為第一種政府需要去重視的第一個族群,我再進一步以下將對因離婚、分居等家庭因素造成之單親家庭學童繼續進行討論。

一、因離婚、分居等家庭因素造成之單親家庭學童

對單親家庭的定義是以離婚與分居等,所導致的一種新的家庭結構,就是單親家庭。在社會價值觀改變,離婚比例在台灣相當高,現在已經是全球最高的國家,單親家庭因家庭結構改變後,家長在處理子女的教育或行為問題上會比父母雙方共同教養子女不容易,所以單親家庭兒童學業成績會較不理想。學者張清富、薛承泰、周月清、曹雅玲和陳敏雪在1995年就指出:單親家庭所面臨的問題中以經濟問題與教養子女所面臨的問題較多。學者Jaffe在1991提出:父母的離異對孩童而言,是一種相當痛苦的經驗,因為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突然失去了父母其中一方的愛,這對他們的成長是負向的,甚至對的心理、生理及情緒發展及孩童往後的生活適應都會造成影響。學者Hetherington在1979年研究更發現,孩童在父母離婚後,因為家庭結構的改變,對其情緒與學業都會產生影響。最近學者Gringlas及Weinraub在1995年的研究發現,單親少年其學業成績確實比雙親家庭的少年差。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單親家庭的小孩的學科能力低落問題是本文要重視的另一個族群。所以由雙薪家庭造成的隔代教養家庭與單親家庭的子女因為家庭教育不健全造成學科成績低落,這些兒童未來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與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我積極建議與認為基於兒童是國家的資產,政府就需要設法去照顧因家庭教育不健全的兒童,以下將針對政府如何填補所喪失的家庭功能進行討論。

二、政府應該採取的處理措施

其實隔代教養與單親家庭的學童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學童的家庭教育不健全而影響其學科能力。而隔代教養與單親家庭的學童,其學科成績因為家庭因素導致學科成績低落,這與教育學中馬太效應現象是相同的,所謂馬太效應現象就是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小孩可以受到較好的照顧與教育而表現好;社經地位低落的家庭小孩其受到關心的程度是不足而表現不好,學者Stanovich, 1986;Walberg & Tsai在 1983年認為政府在教育公平與教育機會均等原則下要設法幫助缺乏健全家庭教育的兒童並提供適當的補救措施,避免馬太效應出現。因為對學生而言,教育的成就一般指的是學科成績的好壞,而學科成績的好壞會關係到未來的升學機會與工作選擇,加上學校教育是義務教育,所有的學生都須接受,政府可以以學校資源去幫助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家庭之弱勢學生,提升其學習成效,可使低成就學童趕上同儕。

從過去研究得知:學校教育中,班導師是關鍵人物,學校教育除了是銜接家庭教育外,也是學童另外一個需要長時間接受教育的場所,所以學校老師是除了家人外可以直接接觸學生時間最久也是最重要的人,相關研究指出老師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教學,是影響學生學科能力是否可以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可以設計一套如何誘導老師願意將教學重心移向因家庭教育式微所導致學科成績落後的學生去進行教導,是本文的重點。在台灣現行考績獎金制度下,每個老師都可以得到考績獎金,所以老師偏向找好的學生教導,容易教也容易獲得成就感。因為要老師願意花時間對這些學科成績落後的學生進行指導就須從改變老師的獎金制度著手,對大多數的老師而言,改變薪給結構是可以激勵教師更努力教學。事實上,鄰近的南韓正對教學績效獎金議題進行討論,南韓政府提出教學績效獎金給付計劃(performance-based bounds pay program),但因為此方案無法有具體目標去將獎金給予真正優秀的老師而給予詬病;學者Ha與Sung在2011年也對南韓考績獎金利用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針對績效獎金是否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意願進行調查,逤意南韓教師對此一政策期望不高,也不相信此一政策會長久執行,所以南韓實施教學績獎金制度在沒得老師認同下似乎是沒有成功,建議台灣每年預算編列是固定,教學績效獎金財源穩定,如何設計一套比現行的考績獎金制度更合理與具積極性的績效獎金,老師以其教學績效去決定可以得到的教學績效獎金,去誘導班導師願意去找弱勢學生予以進行補救教學,不但學科成績低弱的學生可以獲得進步,亦可減少子化所造成的人力資源缺少衝擊,以維持一個國家經濟規模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這是本文希望做出的貢獻,所提出之教學績效獎金是以數學模式進行探討,藉著科學的數學計量計算與敏感度分析,讓教師可以在客觀的條件下以其教學績效獲得其應得的考績獎金。此外,政策決定者可以參考本文數學模式與敏感度之分析,有助於在編列預算與制定教育政策時可以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