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視五倍券的經濟效益與疑義

作者:蔡永澤

在10/8正式啟用的是數位五倍券、超商與超市實體券領取。對於五倍券刺激經濟效益,政府推估可以有2000億以上商機而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應是5.8%。以目前已經超過一千六百萬人完成數位綁定與預約,又適逢國慶連假,可以預見民眾報復性消費。但是卻針對經費的來源也就是五倍券的預算來源是「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四次追加預算案,雖然名目上是可以,但是此預算尚未完成審議,這是值得大家政府當局未來的政策實行需要檢討的。

根據法律,假若預算尚未完成審議,是可先動用一部分,但法條須符合「緊急需要」要項,以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所謂「緊急需要」跟全面發放五倍券,實在有所差距,不但可能因為群聚造成更大疫情也可能讓民年就要大選有所質疑,政府以經濟成長率應可以破6%與讓一些產業可以復甦作為整體發放的一個理由是不足夠的。

再者,很多縣市儘管財政拮据或是施政者無重大建設,也跟隨這一波五倍券熱潮光法現金卷或振興券,這就很明顯有疑似地方跟中央綁在一起一起買票的疑慮,人民所繳的稅是不一樣的,但是在發放時卻是一樣,如果紓困振興這名詞成立,根據現實我建議為何不要減稅或是讓受損的產業可以直接有資金重新站起來,否則產業還沒復甦,用什麼產品讓人民去購買。綜上,政府發放時機與產業所需要的真興基金都是令人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