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家自助洗衣店如監督不力  住宅區不定時炸彈

【記者方笙楠臺北報導】隨著全球無人商機火速崛起,無須花費人事成本的行業成為不少人創業的選擇,尤其自助洗衣店使得許多小家庭、套房租客無須再浪費空間購買洗衣機,加上疫情當前,許多民眾希望能透過高溫烘衣機消毒衣物。但相對地,自助洗衣店也產生公安、治安、噪音、汙染等疑慮。

臺北市議員汪志冰接獲陳情人指其居住集合式住宅一樓店面,將出租為24小時連鎖自助洗衣店,造成全體住戶恐懼及產生民怨。然而目前市府相關管理辦法卻事權不清,多頭馬車,錢櫃火災事件殷鑑不遠。汪志冰議員要求,市府應盡速研議,針對具高度爭議的24小時無人看管自助洗衣業別,調整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自治條例,同時整合都發、產發、消防、環保、警察等各局處研議制定專法,以確保自助洗衣店是在安全無虞的狀態下營運,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汪志冰議員表示,依據商業處資料顯示臺北市共有987家洗衣店,其中自助洗衣店為229家,約佔23%,其中215用天然氣,瓦斯桶則有13家,1家雙軌制。而行政區最多前3名分別為中山區33、信義區31及萬華區31家。自助洗衣店家數不但日益增加,隨之產生公安及環保等問題亦層出不窮,然而民眾在檢舉時,須根據「臺北市自助洗衣店安全管理辦法」向不同單位各別檢舉,例如:主管店內天然氣、建物使用、消防安全分屬產發局、都發局、消防局。噪音、排放、空汙由環保局主政。是否合法立案找商業處。治安問題則是警察局…..等,簡直在考驗民眾的專業跟耐心!。

根據陳情居民表示,24小時自助洗衣店為節省成本多採用瓦斯燃燒加熱,而且無人看管,易引發火災之虞,除此之外,陳情案址屬北市第二類噪音管制區,依環保局「自助式洗衣店環境維護管理指引」規定,該店於晚上10時至翌日上午8時是不得營業的,但業者卻標榜24小時營業,公然違反規定。再者,洗衣機運轉會發出臭味及飄出棉絮,影響居民健康,另外,因無人看管形態,也會造成夜間竊盜或犯罪者逗留的治安問題。汪議員指出,上述種種恐慌和民怨,具體呈現在1999陳情檢舉案件數上,106-108針對自助洗衣陳情案共計222件,大致分環保衛生、居住環境、合法立案、消防安全以及治安管理5大類,其中「環保衛生」佔近6成,受到最多關切,而消防安全最令民眾惶惶不可終日!

汪志冰議員認為根本解決之道,市府應盡速研議在臺北市人口密集城市,具高度爭議的24小時無人自助洗衣業別,是否應修改第三種住宅附條件內容更具安全性。另外「臺北市自助選物販賣事業管理自治條例」預計年底上路,同為24小時無人管理,而且具高度潛在危險的自助洗衣業的管理卻仍停留在2266階段,因此要求另邀集公安、治安、噪音、汙染等所涉單位制定自治條例,解決各單位橫向整合漏洞,化被動檢查為定期主動、強化管理與加重罰則,規範業者在安全無虞的狀態下營運,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