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A呼籲:振興劵勿成台灣數位發展絆腳石

【民眾新聞網綜合報導】

振興劵上路在即,各行業都在期待疫情趨緩後的經濟復甦,TiEA 協會會員亦關注如何與政府振興計畫良善合作,彼此互助共度難關並推動產業振興。「振興劵」方案即將出爐,國發會主委龔明鑫 25 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目前規劃方向是以 1,000 元換 3,000 元振興劵,然而,令產業震驚與失望的,是振興劵不排富也沒有年齡限制,卻排除在電商產業等重要消費管道使用。

龔主委所指的「電子商務」範疇為何?實體通路的電商平台是否涵蓋在內?線上叫車、點餐平台或網路訂房是否是「電子商務」?都應該進一步說明清楚。

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建弘表示,政府不應在積極促進產業數位轉型的同時,排除扮演電商這樣的重要角色。尤其政府在疫情嚴峻的防疫期間,為降低產業衝擊,積極補助協助商家網路化,例如餐廳上外送平台、零售業上電商平台等;但到了振興階段,卻反過頭來排除電商消費,這是自相矛盾的作法,讓當初參加紓困而把營業重心移至電商平台的業者覺得困惑。呼籲政府在積極促進數位轉型的政策推動下,不應排除電商產業,對於線上平台應一視同仁,方不辜負振興經濟之美意。

TiEA 理事生活市集創辦人郭書齊也表示,3,000 元振興劵應適用在所有網路上的花費,不要對網路消費有歧視待遇,同時建議,為刺激國內消費,使用上應以設籍於台灣本土的產業為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則提出,納稅人用自己的 1,000 元取得 3,000 元振興劵,應該讓納稅人自行決定花在哪裡,不該有過多的限制規則。露天市集營運長曾薰儀也表示,政府提倡發展科技立國和鼓勵新創,整個振興方案在各消費性服務業均適用,唯單獨排除電商,希望政府能夠說明特別排除的原因。

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對全球經濟與產業造成重創,台灣在政府與民間超前部署密切合作下,防疫亦獲得極佳成績,保護國人同時也讓國際社會看到 Taiwan can help  的能量。隨著疫情減緩,政府在產業的紓困振興計畫亦推進迅速,值得鼓勵與肯定;然而,若政府對於數位產業升級發展只停留在口號,仍然缺乏對數位經濟本質的理解,推出似是而非的政策,台灣將難以在國際數位經驗大潮中保持競爭優勢。振興劵排除電商,是阻礙數位發展、違反防疫原則的錯誤政策,呼籲政院懸崖勒馬。

關於 TiEA

TiEA 協會目前已經有超過 200 個團體會員,為全台灣唯一且匯集最多網路及電子商務業者的公協會組織,代表了台灣網路產業的期待,TiEA 協會會員涵蓋國際網路公司、台灣電子商務公司、社群網站、網路行銷、網路媒體,以及金融、旅遊、物流、數位內容產業等各領域企業,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致力於推動網路與電子商務經濟發展並擴大市場規模,期許成為政府與產業的雙向溝通平台,為網路及電子商務產業爭取合理友善的經營環境。此外,TiEA鼓勵培育創新人才及網路創業能力,並善用網路資源協助台灣產業全面升級,促進台灣的網路產業邁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