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驗證台灣防疫成效

【中國醫藥導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已造成三千多萬人感染,死亡人數破百萬人,歐美醫療體系幾近崩潰,各種行動限制對於各國之經濟更有莫大之衝擊。然而台灣未實行大規模封鎖行動,維持正常上班上課與各種經濟活動,至今無大規模疫情爆發,醫療體系也仍能正常提供民眾服務,顯示台灣的防疫政策正確而有效,獲得世界各國高度肯定。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利用真實數據與數學模型證實,良好的邊境管控,詳盡的疫情調查,確實的隔離與檢疫,以及民眾遵行防疫措施,為台灣抗疫四大支柱。台灣也對世界各國提供各項協助與經驗分享,期望幫助各國盡快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
    在鄒小蕙副研究員與郭書辰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的數學模型中,若將境外移入病例由40人減至5人,防疫效果增加2.7倍;疫調周全度由40%增加到90%,防疫效果增加7倍;台灣採用有風險就隔離的策略較僅隔離有症狀者增加28.3倍的防疫效果;而民眾遵行防疫措施將R0(基本傳染數)2.5降至1.5,增加了1.9倍的防疫效果,同時也降低了流感、腸病毒等流行病的傳染率。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 8 月及9 月分別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及《ContemporaryClinical Trials》。
    COVID-19剛爆發時,無症狀者的傳播角色尚未明朗,在取捨人身自由與傳染病傳播可能性後,各國隔離檢疫策略可以分三大類:第一種、只隔離有症狀者,第二種、隔離有症狀者,而無症狀者靠篩檢策略檢出後隔離,第三種、只要有風險就隔離(有症狀、無症狀全部隔離)
    台灣在初期即採用第三種策略,而國衛院數學模式顯示第二種策略的防疫效果較第一種強3.512.3倍不等,端看能找出多少無症狀病患而定。但台灣策略(第三種)較第一種強28.3倍,隔離者在篩檢後確認未染疫才可解除隔離,大大降低傳播的可能性。
    國衛院利用數學模型證實台灣成功的抗疫經驗,不只讓世界看到兼顧人身自由與傳染病防治的可能性,同時也展現台灣在公共衛生與生技醫療方面的專業軟實力。面對歐美因陸續解除封鎖開始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在疫苗與治療藥品問世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與良好的衛生習慣,遵循防疫措施就是保護自己和保護台灣最好的方式。

這篇文章 國衛院驗證台灣防疫成效 最早出現於 中國醫藥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