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從零到卓越的經營哲學 挑戰電動巴士邁向國際
台灣電動巴士龍頭「華德動能」以「追求卓越,不甘優秀」為企業信念。董事長蔡裕慶近日接受李四端主持的《大雲時堂》專訪,分享從燃油車跨足電動車的關鍵抉擇,以及帶領團隊打造新能源藍海、邁向國際的歷程。

節目開場,李四端親自坐上華德電動巴士駕駛座,開進位於台中梧棲的智慧廠區。這座全台最大電巴製造基地,從車體焊接、三電系統到整車組裝,全程自動化生產,展現MIT製造實力。廠區每個細節都由蔡裕慶親自規劃,體現他「以終為始」的管理哲學。
蔡裕慶指出,華德動能從柴油車轉向電動車,是「不突破就等著被淘汰」的抉擇。他認為,「優秀是短期表現,卓越才是長期自我超越。」早在十多年前,他就預見化石燃料終將枯竭,決定投入電動車技術,選擇市場潛力更大的電動巴士,在梧棲打造全台最大製造中心,技術從台灣出發、走向國際。
進軍日本市場時,華德採取創新策略,不直接賣新車,而是以ESG概念協助日本業者將10年以上柴油巴士改裝為電動巴士。華德提供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作為「心臟」,保留原車體,不僅省成本,也讓續航力從30公里提升到200公里以上。目前已取得日本約10%市占率,並與東京大學新創NExT-e、住友、豐田通商與東京電力等企業合作。

蔡裕慶強調,華德動能不只是造車,而是打造「智慧交通生態系」。從太陽能、儲能、充電排程、電池租賃到預測維修,皆可透過「戰情室」遠端監控運行數據,確保安全與效率。同時與南開科技大學合作成立「南華汽車維修技術服務公司」,培育電動車維修與能源管理人才,厚植台灣新能源實力。
展望未來,他說政府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已是趨勢,電巴將成為「行動的第二空間」,可作為移動教室、辦公室或社區服務站。他笑說:「夏天上電巴睡午覺,是最舒服的地方──安全、安靜又節能。」
此集《大雲時堂》YT頻道連結: https://reurl.cc/NNZLyx
原始新聞來源 李四端把電動巴士開進廠 《大雲時堂》專訪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 臺灣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