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文明的省思

 

 

「所以,您讀過這兩位研究知識的學者的書嗎?」聊了半天,我好奇問他。

 

他是兩岸三地的財經名師,過去20多年來一直是重量級的商業知識傳播者,也是少數把「知識」販賣得最成功的大神。面對這樣傳播知識的名師,我自然很好奇他如何理解知識這件事。

 

聽我這樣問,本來口若懸河的他竟然停了下來,那表情好像反問我:「你怎麼可以問一隻鳥該怎麼飛」。

 

我再次說明我的問題,同時列舉心目中談知識談得最精彩的兩個學者:湯瑪斯孔恩和野中郁次郎,兩位一直是商學神殿裡的棟樑。他們對知識的論述和研究深刻的影響了今天的商業世界,也是全球商業菁英研究知識管理和創新管理不能繞過的兩座大山。

 

聽我解說完後,這位以知識為品牌的名師很坦白的說,這兩個人的名字他聽都沒聽過。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如果如此大師級人物對商業思想史都如此陌生,一定有更多人不知道今天的商業世界是如何型成的。

 

在學術的世界裡,商學是相對年輕的學科,西洋哲學始於公元前七世紀,哈佛大學商學院創立於1908年。過去100多年來,商學到底算不算一門學術?這件事在大學教育體系一直不斷被討論著,許多商學院的教育也都強調生意經營的技巧而較少著重於學理研究。

 

當商業力量對世界的影響愈來愈大,想駕馭這頭巨獸,就必須從它的靈魂和腦袋著手。

 

「現代商業文明,是蒸汽機發動後的產物,人類的勞動告別了千年不變的自給自足模式,遙遠的市場和陌生的種族成為新的亟待征服的對象。在既有的社會秩序被徹底摧毀的時刻,天才的思想者們開始重新定義商業,他們生產出了新的概念和公式,世界和遊戲規則被重新設計。」大陸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所寫的《當商業開始改變世界》這本書裡指出,人類生來就被物質所奴役,被思想所驅使,無論是看不見的市場之手,還是看得見的權力之手,都試圖以自己的邏輯再造人間。

 

到底是那些思想造就了那些奴役人類的商業?吳曉波認為,建構現代商業思想有兩股主要的力量,一是經濟學家(從最早寫《國富論》的亞當斯密到近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二是企業家(如GE前CEO傑克.威爾許、英特爾前CEO安迪.葛洛夫和投資天王巴菲特),這些人建構了過去100多年來的商業世界思潮,也雕刻出今天全球商業帝國,甚至造就了「商人治國」的新常態。

 

矽谷知名作家馬丁福特認為,過去商業世界在20世紀與資訊與網路科技相遇之後,已經把人類商業世界導向一個「去人文化」的未來,人對人的需求將會愈來愈低,因為電腦和機器能把人服務得更好。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必須回過頭去檢視過去的商業思維如何發展,才能把未來的路走對。

 

「科技並非獨力影響及形塑未來,它將和其他重大的社會與環境挑戰交織作用,例如人口老齡化、氣候變遷、資源枯竭等等。」馬丁福特認為,人類未來可能面臨前所未見的「完美風暴」,貧富不均的惡化、科技進步導致的大量失業及氣候風險將同時發生,並且交互作用,使彼此擴大與增強。

 

要面對和處理這些挑戰和危機,必須從省思商業世界裡的種種人文議題出發,讓商業真正為人帶來更多福祉,而不是把人當成原料或消耗品。

 

(本專欄每周一刊登)

 

【2020-12-14/經濟日報/A13版/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