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哲談競爭,文化台灣的核心

後金融海嘯年代,美中競爭將是全球最重要戲碼,台灣身處兩強之中,一定要抓好優勢戰略地位…

作者:吳仁麟

國際管理學會(AOM,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官網上,以醒目的標題寫著陳明哲的名字。這位出身台灣,在全球管理學界享有盛名的學者,即將在2011年成為AOM的主席。今年他被選為準主席,見習兩年之後就會接下主席的棒子。

AOM是全球管理學術界的最高殿堂,1.8萬多名會員遍布在100多個國家,全世界最優秀的管理學者幾乎都是AOM的會員,要在這樣的菁英組織當上會長,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競爭策略? 贏家風範 先有不爭的心 一輩子都在研究「競爭」的陳明哲卻說,他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不爭」而來的。

從小到大,一直處於人生邊陲地帶的他,只時時想著自己在每個時空能有什麼價值,把價值做深、做好,在別人需要時適時貢獻出來。經驗告訴他,要贏得一切的競爭,最需要的就是「不爭」的心。 大部分的學者都只專心研究或教學,對行政和服務工作都敬而遠之,他卻長期心甘情願地主動去做這些別人不願做的工作,這種「不爭」的謙和心態,讓他贏得了這場重要的競爭。

因為了解AOM主席產生機制的人都知道,這個位置是全球會員投票,根本沒辦法運作和拉票。 陳明哲目前也擔任「美國管理評論(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副總編輯,這是全球最高水準的管理學刊,論文的刊登率是八百分之一,有些學者投稿了一輩子,都上不了一篇。

「是中華文化給了我強大的思想能量。」陳明哲說,20多年前從台灣出發到美國讀博士前,他花了很長的時間閱讀中華文化經典,其中光是《孫子兵法》他就讀了七遍,這些累積在日後發展成了他「競爭動態(Competitive Dynamic)」理論的重要基礎,一提出之後就被視為競爭理論的重大學術貢獻,與各種主流競爭理論分庭抗禮。

善用優勢 打造戰略地位 「西方的主流競爭理論強調分析,我的競爭策略則著重在回應和競爭的連續性。」陳明哲說,傳統的競爭理論把競爭看成是一次性且沒有回應的行動,但事實的情況是,競爭是要講回應的,攻擊一旦發動之後就會得到回應,然後是一連串的再改擊與再回應,如此一波波下去,才是競爭的本質,不只考慮到自己,更要想到人我。 從這樣的洞見出發,出身台東的陳明哲登上了國際管理學界的最高殿堂,而且時時以台灣為傲,「我是大學畢業之後才到美國的,百分之百台灣製造。」陳明哲總強調自己的品牌是台灣,甚至以自己是台灣品牌的一部分為傲。

他不斷努力想讓台灣能在國際管理學界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每年定期回台培育年輕一代的管理學者,更積極把台灣的學者帶進國際舞台,安排他們到美國參加學術會議、擔任訪問學者和進行研究,讓國際管理學術界更看見台灣。 「人才是台灣未來的希望,有了好人才,這塊土地才有希望。」陳明哲分析將來全球情勢,在後金融海嘯年代,美國和中國的競爭將是全球舞台上最重要的戲碼,而身處兩強之中的台灣,一定要抓好自己的戰略定位,他強調:「台灣在這場大競爭中,最大的優勢是文化。」

「台灣是中美兩個主流文化的整合者,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具備台灣這樣的優勢,我們因緣際會地擁有了這兩股強勢文化最重要的特質,這也是台灣在面對未來競爭時最大的優勢。」陳明哲說,而人就是傳播這樣文化最重要的載具,台灣如能好好集兩種文化之大成,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再透過人才把這樣的文化推進各產業領域和全世界,一定會是未來全球市場上一股最耀眼的競爭力量。

中西融通 建構管理典範 陳明哲很重視「精一」,就像他20多年來在學術的茫茫大海裡只鑽研「競爭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他建議台灣在面對未來全球競爭時,最值得思考和深化努力的方向,應該就是「文化」這一件事,因為「文化,才是一切競爭的核心。」 他說,從文化出發,台灣才能扎實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管理學術理論和產業典範,這樣在思想上充滿競爭力的強勢,兼具了中、西的優點,可以在全球市場建構出新的管理典範,也正是行銷台灣最自然、也最好的方式。 「我期待台灣未來的品牌是:一個培育世界一流管理學者和管理人的知識與智慧之地。」陳明哲無限期待地說。

【2009-07-22/經濟日報/D2版/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