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派文青咖啡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這時候他應該已經在上海經營咖啡館。

創辦那樣的咖啡館一直是他的夢想,整個店裡都是書法和印章作品,充滿筆墨金石的風雅。咖啡豆都用古中國文人來命名,客人來自世界各地,都是對漢學感興趣的文化人口。

他對這樣的生意之所以充滿了信心,除了是因為從小生長在充滿文風的家庭裡。事實也證明,這樣的生意充滿前景,一直以來,不管是中國、韓國或日本,這些擁有漢字的社會都在努力復興漢字,也致力於把漢字相關文化產品變成好生意。

中國是書法藝術的發源地,但是西方世界卻是因為日本而認識書法,甚至認為書法發源於日本。主要的原因,是冷戰時期歐美社會和日本的交流比較密切,那時也是日本書法快速發展的時期。

根據日本政府統計資料,今天日本總人口約為1億2,500萬人,其中約有2,000萬人學習書法,平均六個人裡就有一個人寫書法,是全球漢字書法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中國為了急起直追,2011年發布《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規定小學三到六年級學生每周安排一堂課時用於毛筆學習,並納入語文課程中。

韓國的漢字書法源於1,800年前,一直到19世紀仍在寫漢字,甚至到今天在大學還設有書法專業科系。2005年更在首爾成立國際書法家協會,聚集世界各國權威書法精英來向全世界推動書法,搶奪書法的話語權。

對於這些風起雲湧,從小生在中文詩詞歌賦的世界裡長大的他更是樂觀。因為對台灣的文化底蘊充滿信心,認為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文化永遠不敗也永遠有新生的機會。就像那些偶像歌手可以把古人的詩詞歌賦改成流行歌曲唱紅,把書法刻印和咖啡結合也可以創造出流行。

雖然疫情中止了上海的創業夢,他還是在台灣想辦法實現理想,找到資源開辦課程。

以小班制方式教學生邊喝咖啡邊刻印章也認識歷史知名的名印作品,像介紹被稱為「十全印癡」的乾隆皇帝和他的收藏故事,或是分析私印的姓名章源於古人身分地位識別,和宋代之後所發展出的文人印文化。

大家邊品咖啡刻印章,課程結束後就把印章帶回家自用或當成禮物送給親友。

「這樣的小生意當然賺不了錢,卻是很重要的起點,就像個火種,重新燃起文化認同的大火。」不到30歲的他說,這樣的平台會充滿無限的可能,只要引發這一代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喜愛,也會讓台灣文化更有能量,注入各行各業之後進而加值產業價值。

他所描繪的,其實是過去韓國26年來所經歷的畫面,1994年前韓國總統金泳三在一場會議中明白一個驚人的事實。

當年全球熱賣的好萊塢電影「侏儸紀公園」,票房是8億5,000萬美元,相當韓國現代汽車出口150萬台的銷售金額。韓國於是決心發展文化產業,頒布發展計畫、設立執行機構。之後的「大長今」、「冬季戀歌」和「寄生上流」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都是韓國從振興文化來振興產業的代表作。

文化永遠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如果沒有人開始一點一滴的探索和思索台灣文化的種種,台灣自然也不可能在世界的經濟地圖上擁有能見度。